上高地位於長野縣西部的梓川上游,被穗高連峰、燒嶽、常念山脈等3000公尺級的高山環抱著,
標高1500米的小盆地,屬於中部山嶽國立公園的一部分。
1909年,禁止採集高山植物,為保護大自然,也禁止捕獵,上高地本身被指定為自然保護區和國立公園。
而上高地本地居民從1965年開始成立”美化上高地協會”,以沒有垃圾的美麗上高地為目標,每天進行道路周邊垃圾收集活動,
在上高地也看不見任何的垃圾筒,就是要遊客自主性地將垃圾帶下山,讓大家共同維持上高地天然的美景。
是什麼樣的美景,讓一向不愛爬山的凱莉,甘願背著夭壽重的相機,也要一親它的芳澤呢?
跟著凱莉的腳步,來一看這如夢似幻的美景吧!
搭乘低公害巴士,從平湯溫泉出發,而為了保護上高地的環境,禁止私家車進入,
所有的遊客,只能搭乘低公害巴士、計程車及特別允許的車輛前往。
綜合許多網友的意見,我們在大正池下車,從這裡開始步行。
大正池是在大正4年(1915年),因燒嶽火山噴發,流下的火山熔漿將梓川攔截,所形成的火山湖。
今天的氣溫只有5度,本來還擔心會下雪,還好迎接我們的是一個大好天氣。
如果沒有風的話,燒嶽與穗高連峰可以清楚倒映在湖面上,當被霞光或朝霧籠罩時,就會形成夢幻的景象。
望著遠處的穗高連峰,一向對高山景色沒有特別喜好的凱莉,第一次覺得原來山也可以這米美麗。
沿著木棧道向前行,不禁開始期待前方會出現的什麼樣的美景。
樹木被水淹沒後,僅剩下乾枯的樹幹。
自然研究路 – 共有二種Corse,一個是沿著梓川,一邊望著雄偉的燒岳前進的「梓川Corse」。
一個是一邊享受森林浴,漫步在木棧道上的「林海Corse」。
一整片乾枯的樹木與石頭,又是另一種不同的感覺。
原本以為會粉冷的天氣,凱莉連Cashmere的圍巾都傳咧等,
托大太陽的福,雖然只有5°C,卻不會覺得冷。
看著這美麗的藍天,心情也跟著雀躍了起來。
突然發現路邊有一陣騷動,原本是日本彌猴在歡迎大家呢!
不過,要注意的是,上高地嚴禁大家餵食動物,可千萬別做違規的事。
田代池是由六百山及霞澤岳所流下的雪水,經過砂礫層而不斷從地下湧出的伏流水,而形成的小池。
乾枯的水草、葉子不斷地在池裡堆積,經年累月而成為一片濕原。
在太陽的加持下,田代池美得簡直像一幅畫。
美人配美景,唉唷! 實在是美得冒泡了! (哈)
因為霞澤岳所注入的泥砂,使得田代池正逐年的縮小。
繼續的往前行,漫步在初秋紅葉點綴的木棧道上。
沿著梓川旁,眺望著藍天下的穗高連峰,這一切美的好不真實。
終於到達了田代橋。
完工於1998年11月的田代橋,原本是用來運輸長野縣出產的落葉松與絲柏。
如此的美景,怎能不拍照留念一下呢?
從田代橋望向穗高連峰,有如置身於歐洲般的美景。
每個遊客都對於眼前的美景,不斷地發出讚嘆聲。
這一路都是平坦的步道,比想像中的要好走許多。
位於梓川左岸的六百山及霞澤岳,雖不及穗高連峰的知名度,也是相當富有魅力。
初秋的紅葉,紅、黃、綠的搭配下,顯得更有層次。
Weston碑 – 為了紀念傳教士Walter Weston,這位讓日本阿爾卑斯山揚名於世界的英國人。
Walter Weston於1888年27歲時被英國教會派遣至日本,在日本居住的7年間,
登上了槍之岳、穗高山岳…等日本各地著峰,並成為登山作家,
其登山記錄「日本阿爾卑斯的登山與探險」,詳細介紹了上高地周圍的群山,
不僅帶動了日本人的登山意識,更讓日本阿爾卑斯山的名聲在世界廣為流傳。
英國傳教士Walter Weston的紀念浮雕。
這就是專屬於初秋的顏色。
終於看到河童橋了,這就是上高地的象徵。
許多台灣的旅行團,都只有在河童橋停留個30分鐘,就沖沖來去,甚是可惜。
河童橋襯著前方的穗高連峰,這真是最經典的畫面了!
話說就在凱莉瘋狂的拍照的時候,突然聽到後方台灣人歐巴桑的口音,
正在幹樵著凱莉:「前面那個女人是要拍多久呀? 怎麼還不滾開呀!」,
旁邊的人還勸她說: 「小聲一點啦! 萬一人家也是台灣人怎麼辦?」
凱莉心想,老娘也是默默等到前方的人走開才拍的,妳不能有點水準嗎?
當凱莉粉優雅的拍完後,轉身對著那歐巴桑用台語說: 拍謝吼! 給妳擋到了,換妳慢慢拍了厚。
為什麼叫做河童橋呢? 相傳以前梓川是河童的住所,
另有一說是,以前沒有橋的時代,人們將行李頂在頭頂上渡河,看上去很像河童,
不過,真實的由來為何? 應該也沒有人知道吧!
從河童橋朝上游望去,並排聳立著西穗高岳、奧穗高岳、前穗高岳、明神岳,相當的壯觀。
這樣壯麗的景色,難怪會有日本阿爾卑斯山的美名。
幾乎所有的遊客都聚集在河童橋的周圍。
在上高地內,也有好幾家的Hotel,但價格可就不是那米親民了。
河童橋旁,也有食堂跟紀念品販賣店,偶棉在這裡稍做休息,並補充一下糧食,繼續上路囉!
留言列表